【教学内容】
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《圆》,课本57~59页的内容
【教材分析】
本节课是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、圆的基本特征。
本节课“承上”的知识: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、正方形、平行四边形、梯形、三角形和圆等直线图形。
本节课“启下”的知识:从本节课开始,学生开始学习曲线图形。掌握圆的特征,对于今后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奠定了基础。
【学情分析】
圆在生活中常见,许多物品的某些面上都有圆形。对于10岁至11岁学龄儿童,已经有丰富的生活经验。在人教版数学一年级《认识图形》单元,学生经历了从立体的圆柱体在纸面上印出圆的过程,初步体会了圆的特征,也有印着实物来画圆经验。从二年级画线段,四年级画角、画垂线、画三角形的高,到六年级根据方向与位置绘制路线图,学生的数学绘>图逐渐严谨,可以进一步开展复杂的绘图的教学。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,以具体事例为载体,逐步抽象概括出共同的本质属性,归纳出数学概念。
【教学目标】
1、认识圆,掌握圆的特征,了解圆各部分名称;
2、会用字母表示圆心、半径及直径,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。
3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。
4.通过分组学习,动手操作,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,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【教学重点】
圆的特征,圆的圆心、半径、直径及其关系,画圆的方法。
【教学难点】
画圆的方法
【教学准备】
教师准备:PPT课件,教具圆规。
学生准备:学具圆规,剪圆片、“蓝之海”课程。
【教学流程】
一、**自主感知(课前)**
学生活动:完成“蓝之海”课程。
1、**我阅读:**阅读课本57—59页,画出重要的句子,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回来问同学,会的可以试着做一做。
2、**我会观察:**生活中有圆的例子吗?请找有圆形的实物带回,或拍照打印出来。
3、我会画。请画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圆,并标出圆心、直径、半径。分别量出和标上直径和半径的长度。
4、我会研究。请在卡纸上画一个圆,把它剪下来,对折,打开,再换个方向对折,再打开,反复折几次后,标上圆心O,半径r,直径d。你发现了什么?
关于圆心,我发现: |
关于半径,我发现: |
关于直径,我发现: |
其他方面的发现: |
【设计意图】通过剪、画圆,初步感知圆的特征。
二、**情景引入**
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?
正方形、长方形、平行四边形、梯形、三角形。今天学习的内容跟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?(直线图形)
曲线图形——圆。
引出课题“圆的认识”(板书)
2、生活中的圆。
同学分享自带的例子。
老师分享例子。
(注意,语言表达要突出圆是平面图形。)
【设计意图】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,在辨析中认识圆;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圆的发现,活跃课堂,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。数学来源于生活,也应用于生活。
三、**小组讨论**
小组讨论的要求:
请你拿着圆规和尺子,在小组里说一说,你是怎么画圆的,圆心、直径、半径分别在哪里。
再拿圆形纸片,边折边说,关于圆心、直径、半径你们小组分别有什么发现。
四、**小组汇报**
小组汇报。其他成员补充发言。
落实:
1、归纳画圆的方法和步骤:
(1)定半径;
(2)定圆心;
(3)旋转一周。
圆的各部分名称。
探究其特点。
关于圆心:圆心在圆的中心。圆心只有一个。
关于半径:半径有无数条,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,半径的长度是直径长度的一半。
关于直径:直径有无数条,圆内所有的直径都相等,直径的长度是半径长度的2倍。沿着直径对折,圆两边重合。
其他:圆心决定圆的位置,半径决定圆的大小。
用一首歌谣来小结我们今天的内容:
圆的认识并不难,心径特征要记牢。
圆心这点定位置,大小两径说了算。
直径半径皆无数,圆心圆上线段连。
直径为兄半径弟,兄长弟短二倍牵。
【设计意图】规范圆的画法,重视作图的指导。在探究中进一步深化认识圆。朗朗上中的歌谣,有趣又生动。
五、**练习巩固**
1、书本P58做一做第2题。
2、书本P60第2题。
六、**生活应用**
1、书本P60第4题。
2、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?车轴在哪里呢?(墨子曰:圆,一中同长也。)
3、沙井盖为什么要做成圆的?(在一个圆内每一条直径都相等,这样不论怎么移动井盖,都不会掉下去。)
【设计意图】生活中常见的例子,却蕴含了深刻的数学道理。激发学生的未知欲与探索的兴趣。
【板书设计】